《心理科学进展》
近日,国家卫健委发布《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》,其中,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,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,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,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。近日《健康生活》栏目收到了许多听众的反馈,有些人对这样的做法有许多不解,所以我们在这期节目中集中请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,国家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、职业指导师尚云教授解答一下听众的疑问。
【名医档案】
尚云 教授,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导师,国家一级婚姻家庭咨询师、职业指导师、云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伦理委员会委员。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、教学、科研已20余年,擅长发展性心理咨询、婚恋咨询,以及人际交往、情绪调节等问题的干预。
1
部分朋友的担忧,心理体检就意味着别人会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,可能会为自己的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带来更多的麻烦。这些担忧该怎么合理认识呢?
尚云:健康,是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。一个人的心理健康,会影响他的精神状态和整体情况,在生理上或者是心理上表现出来。心理筛查实际上是从生理的体检进而发展到心理的体检,乃至于全面的检查的一个里程碑,是精神文明的发展,也是精神健康的大事,也是心理问题早发现、早预防、早治疗的一个良好途径。人们所担心的问题,就抑郁症而言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表明,全球有约3.5亿抑郁症患者,国内的抑郁患病率达到了2.1%,高发人群包括从青少年到老人,抑郁症已经是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,已经成为人类第二大“杀手”。公务员、教师、学生等群体的发病比例逐年走高。量数如此之大的抑郁症,却在社会大众中有许多误解和偏见。甚至形成了一座座成见的大山。抑郁症患者那些无法言说的苦痛,却经常被认知为“矫情”、“做作”或者是“装”。
2020年,受疫情影响,精神健康问题更为突出,急性应激创伤问题也逐渐增加,高校心理咨询量数也有所增加。但是,知识的缺乏带来的伤害更多。有人把抑郁当成思想有问题,有人把抑郁当成不思进取,有人每天专门去给抑郁的人当众拥抱,倒反引起了大家的关注。所以,在心理筛查之前,要先进行专业的解读,让学生、教师、家长科学理性地认知心理测评是什么,是为什么,要干什么?该关注和理解什么?再开始测评。
专业的心理测评,就像体检中的普通检查,描述个体的参检时的心理状态,早发现问题和疑似问题,尽早处理,进行调整、关注、休息和进一步检查,及早处置问题。不把小问题上升成大问题,不把小困扰升级成大障碍。
2
一味地反对,全然不参与心理测评也不对,过度依赖心理测评来观察自己的内心也不对,那应该怎么办?
尚云:人的心理是流动变化的,无时无刻,每时每刻。心理学中常用测评的自陈量表和投射实验都有其局限性,描画的也不是所谓“黑箱”中的实际情况,要通过长期行为观察,才能真正为一个人描画出真实的情况,也就是“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”。就像体检,也有体检没问题,仅仅过了很短的时间,疾病却出现了。而且,抑郁的人,是无法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具体说明或者解释的,这就可能会让他们受到伪装、装病、夸大病情等无根据的指控。心怀好意、想要帮他们解决问题的朋友和家人,可能会因为反复的帮助毫无进展而感到挫败。如果能早发现,早进入干预、咨询和治疗,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有益处的。
实际上,我国的高校从20世纪90年代就逐渐开始了对大学新生的心理普查,普查也早就成为心理健康工作者的业内共识。甚至已经在讨论增加筛查次数,便于早发现问题和早进入干预,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治疗。
根据伦理学原则,对心理咨询的内容进行保密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不涉及极端问题,也就是自我伤害、伤害他人,以及违法犯罪的内容,未经许可是不能告知他人的。领导、老师或者是同学,都不能获悉他人心理健康的筛查结果。
但是,在具体操作中,一些情况也会发生。过分敏感的学生会对约谈等抱有戒心,或者反复去询问导致失密;重点关注学生也会因为老师、同学的关怀,猜测更多的内容,因而带来不适感;学生中好奇心重的同学喜欢打听谁被约谈,与被约谈的同学开玩笑,是否别人不正常了,或是有问题了。因而带来了标签效应,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困扰。所以,因为心理现象特殊的专业性,心理筛查,也就是所谓的心理体检的“忧”仍然是存在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