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理科学进展》
好消息
考点1.教育心理学概述
考点(1)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
1.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:
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,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,从而促进学生学习
2.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:
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:学生、教师、教学内容、教学媒体、教学环境
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:学习过程、教学过程、评价反思过程
3.学习与教学要素和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关系
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,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,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。
②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,教学过程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、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
③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,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。
考点(2)教育心理学的发展
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的政治、经济、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。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,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,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。
1.西方发展:大致经历以下四个时期:
初创时期(20世纪20年代以前):
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《教育心理学》,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。1913-1914年发展成三大卷《教育心理大纲》,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,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。
发展时期(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):
这时期发展特点,由于出版书种类繁多,体系五花八门,内容大多取自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等各科心理学,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。可以说,这时的教育心理学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
成熟时期(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):
60年代开始,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日趋集中,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。60年代初,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,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。
完善时期(20世纪80年代以后):
80年代后日趋完善,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,教育心理研究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,发展许多有效教学模式。
2.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
建国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:1908年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又一《教育实用心理学》
建国后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:第一阶段(1949-1958)学习改造阶段;第二阶段(1959-1966)初步发展阶段;第三阶段(1966-1976)跌入谷底阶段;第四阶段(1976-至今)走向繁荣阶段
考点2.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
考点(1)学生的认知发展
(1)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:
儿童的认识是在已经有图式的基础上,通过同化、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
(2)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:
1.皮亚杰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重构,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,依次为:感知运动阶段,前运算阶段,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。
2.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结构,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,不可能跳跃某一阶段,可能同时进行两个不同阶段的活动
感知运动阶段(0岁-2岁)
特征:反射行为相信信号功能过渡,儿童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
前运算阶段(2岁-7岁)
特征: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,单维思维,不可逆性,自我中心
具体运算阶段(7岁-11岁)
特征: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,简单的逻辑推演,获得守恒概念,可逆性,去自我中心、具体逻辑推理
形式运算阶段(11岁-成人)
特征:具有抽象性,思维发展水平接近成人水平,可逆与补偿,灵活性,不再恪守规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