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心理科学进展》
“每日罐头”是一档心理学口味精神食粮栏目(狗子特别喜欢的)。
今天,我们一起来怀旧~
罐头质检员:三三
最近看创造营,一公舞台上,《Butterfly》前奏一响起,我的记忆就被瞬间拉回到小学(暴露了年纪),每天放学后匆匆完成作业,然后乖乖地守在电视机前,等数码宝贝更新。
那乖巧的模样,与野原小朋友等动感超人如出一辙,如下
图/《蜡笔小新》
再看看如今二倍速、甚至三倍速刷完各种热播剧,仍感无聊、乏味,哎,到底是这些剧太难看了,还是自己变了?
真想回到过去无忧无虑的时候,等等——
我似乎,在怀念过去???
不对,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怀旧的人。我只珍惜当前大好时光、畅想未来。但,此时此刻,却为什么无法停止对过去的思念,甚至,还有一点点想哭?
怀旧,一种痛苦的快乐
《新牛津英语词典》将怀旧(Nostalgia)定义为“对过去的一种感性的渴望或怀念”。
怀旧常常包括对过去一些特殊场景的记忆,这些场景会使我们想起一些重要的人,以及一些难以忘怀的事。比如:
与已经逝去的至亲的快乐时光
一段已经结束的感情
早已被拆掉的童年滑梯
……
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唤起,常常会伴随着因极度思念过去而引发的痛苦感受。
图/《千与千寻》
早在1688年,瑞典医生Hofer就将“怀旧”定义为一种由极度思念家乡引起的神经症,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思念家乡、无法停止哭泣、焦虑、食欲降低、失眠等等。
这一系列症状表现与抑郁症极为相似,因此,在20世纪,“怀旧”也曾被广泛视为一项急需治疗的心理障碍。
但后续的研究已经发现,怀旧,于我们的生命而言是不可或缺的。
怀旧,让我们能感知生活的意义
怀旧能够产生并有效维持生命意义感
生命意义感(Meaning in life)是指个体感到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和价值,以及意识到生活有明确的目标、使命或目的(章鑫 等,2020)。
King等人发现生命意义感能够显著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。大量研究发现,生命意义感较低会带来诸多消极影响:
生命意义感低的人面对压力时更容易放弃,更容易出现抑郁、焦虑、物质滥用的情况;甚至于,丧失生命意义的人常常找不到存在的理由、感到生命没有价值,容易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。
图/《哈尔的移动城堡》
章鑫等人发现,怀旧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的生命意义感,换句话说,一个习惯怀旧的人,更能感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。
怀旧还能驱散我们的孤独感,促进与社会的联结
Sedikides等人指出,怀旧可以让人们在心理上与珍视的过去重聚,让我们感受到与他人、与这个世界的联系,而这能够满足我们的归属感需要,尤其是面对孤独和其他社会威胁时,这种归属感会因怀旧得到进一步加强。
对既往重要经历的追思,一方面能够促进我们与他人的亲密,一方面通过模仿学习过去的经验,可以提高我们在社交方面的自我效能感,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和别人建立友谊,从而主动与他人建立并保持联系,以此驱散孤独感。
图/《岁月的童话》
日子愈发忙碌,不知你是否也和我一样,结束了无聊的一天,洗漱后抱着手机躺进被窝,麻木地刷着手机屏幕,一遍遍想着:“生活这么累,到底是为了什么?人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”
或许,可以试着去想想过去。
你也是恋旧的人么?你最怀念的是什么?请在下面留言区分享~
References:
Abeyta, A., Routledge, C., Roylance, C., Wildschut, R. T., & Sedikides, C. (2015).
Attachment-related avoidance and the social and agentic content of nostalgic mem-ories.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32, 406–413?doi:10.1177/3770
King,L.A.,Hicks,J.A.,Krull,J.L.,∇ Gaiso,A.K.(2006).Positive affecand the experience of meaning in?in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,90,179-196.
Sedikides, C., & Wildschut, T. (2016). Nostalgia: A bittersweet emotion that confers?psychological health benefits. In A. M. Wood, & J. Johnson (Eds.). Wiley handbook of?positive clinical psychology (pp. 25–136). Hoboken, NJ: Wiley.
Sedikides, C., & Wildschut, T. (2018). Finding meaning in nostalgia. Review of General?Psychology, 22, 48–61 doi:10.1037/gpr0000109.